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是“1月之河”的意思,但众人更多地亲昵简称为里约,里约过去是巴西的首都,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在大家心目中,耶稣山就是里约毫无疑问的地标,乃至整个巴西的象征。都说里约热内卢科尔科瓦多山上的耶稣雕像,地方选得好,当你在里约城中任何一个角落,随处都能看到山上的耶稣像,仿佛时刻在提醒大家:上帝无所不在。它低头俯瞰,伸展双臂,像在呵护着山脚下的里约城,仿佛叫人相信苦难都会过去。
















阴云密布,好像立刻就要下雨,已经来到耶稣像脚下,云雾笼罩,茫茫一片,只能见到耶稣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身影。在耶稣观景台上等了又等,盼云开雾散,很不容易,只有那样一刹那,耶稣脸前的云雾飘走了,才看了解耶稣的本真面目,之后耶稣像又被云迷雾锁,飘飘忽忽,好似仙境。
在耶稣山意料之外地遇到里约的精灵-白耳狨猴,狨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特征是体小尾长,睁着大双眼淡定地看着人来人往的游人,在动画片《里约大冒险》里白耳狨猴作为让人厌恶的反面形象出现,可是事实上如何看都感觉它是这样可爱。












贫民窟居然也是里约游览的一景,远眺密密麻麻的里约贫民窟。








塞勒隆台阶是里约很著名的网络红人打卡点,塞勒隆是智利籍艺术家,他想把家附近的这条贫民窟的水泥台阶,美化一下,先在垃圾堆里捡拾彩色瓷片粘贴,后来加上了各国游客从世界各地寄来风格不一样的艺术瓷片,达2000多片,终于收获了今天长达125米,多达250个台阶的巨型作品。匆匆走过,你可能感觉色彩斑斓,凌乱不堪,其实不是的,仔细看,再仔细看,慢慢走在塞勒隆阶梯,处处是等待你发现的小惊喜,不知有多少人能了解塞勒隆的小心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花花公子杂志,还有很多著名音乐人都曾在此取景。




















刚到赛勒隆台阶下面,游人摩肩接踵,步履蹒跚,照相要排非常长的队,越往上走,游人才日渐地少了。快到台阶顶部,远远看见当地一个班的高初中生在台阶顶部合影,不知如何安姐加入其中,我给他们拍照,照完我想离开,结果几乎所有些人都伸手热情洋溢地邀我一块再拍,给我留下高兴难忘的记忆,这类学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仿佛永远处于满电的状况。
















在前往塞勒隆台阶的一路上,两边墙上色彩鲜艳而夸张的的涂鸦随处可见,这类涂鸦充满了当地特点,且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里约大教堂又称天梯教堂,于1976年落成用,和欧洲古老优雅的教堂风格迥异,这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造型流行的现代建筑,是里约的地标建筑之一。教堂外形如王冠一样的圆锥形,高75米,底径106米,整个框架结构由规则的方框构成,仿佛天梯一样。教堂内四个方向色彩斑斓的彩绘玻璃窗从地面延伸到75米高的屋顶,与教堂顶端的巨大的玻璃十字架天窗相连,阳光透过十字架玻璃照射进去,使得大厅光线自然、柔和,而彩绘玻璃窗则五光十色、斑驳陆离,给整个教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面包山临水而立,山体陡峭,四壁光滑,远远望去,孤立于苍茫的天地间。面包山是巴西著名旅游景点,此山因形似立起的面包而得名。与面包山相邻的有两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则形似一个平放的面包,缆车分为两段,海滩到乌尔卡山,然后乌尔卡山到面包山。


















登上面包山,凭栏远眺,里约之美,一目了然,尽收眼底。从世界最著名的海滩之一科帕卡瓦纳海滩到瓜纳巴拉海湾里星罗棋布的游艇帆船,从隐约可见的耶稣山上的耶稣像到宛如一条长龙异军突起—著名的尼特罗伊跨海大桥。里约依山傍海,山海交融的优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巧妙和谐地融为一体。
在乌尔卡山的哈瓦那专卖店,给自己买了双巴西著名时髦品牌哈瓦那人字拖,它是使用100%橡胶材料,人字拖的图案是动画片《辛普森一家》里搞笑的辛普森先生,非常有特征的巴西纪念品。
















来巴西如何能不品尝享誉世界的巴西烤肉了,巴西把牛肉分为很多不一样的部位,员工轮流举着烤好的不一样的牛肉,挨个过来问这个要么那个要吗?嘴里满含食物只好点点头摇摇头,牛肉真的是一咬满嘴留香。面对琳琅满目许很多多的菜,有些都叫不出名字,自助餐一直叫人很难选择,眼大肚子小。
据了解久负盛名的里约狂欢节,以其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饰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堪称世界之最。期待有朝1日能亲眼目睹,享受节日的快乐环境,第三感受巴西人的热情奔放。(未完待续)